營養學與我欣逢台灣營養學會成立四十五週年紀念,受學會之邀請,希望能說幾句話來與學會會員共勉,感到非常榮幸。本人是一位臨床醫師,專長小兒外科,原來與「營養學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關係,但是在從事小兒外科醫療過程中,漸漸認識到營養對一位病人的重要性。臨床上常遇到一些新生兒或乳幼兒病患,因為先天性或後天性的短腸症、各種原因引起的腸阻塞、以及各類惡性腫瘤等情形,而無法進食或即使進時也無法吸收,最後往往不是死於疾病本身,而是死於營養不良,深深感受到要做好小兒外科,必須先能做好營養支持,因而開始投入臨床營養之研究。在1967年Dudrick等人發表「中心靜脈高營養治療法」後,臨床營養治療有了劃時代的改變,透過中心靜脈營養得以充分提供病人所需之熱量、蛋白質、電解質、維生素,乃至微量元素,讓無法攝食的病人,得以長期存活,因而被稱為救命的生命線。但在此時,醫學及營養學界也發現,其實很多病人,其腸道仍保有部分或充分功能,因而發展出多元、多樣的腸道飲食和配方。為因應臨床上靜脈暨腸道營養日增的需要,台大醫院在1980年初即成立營養支持小組,由營養師、護理師、藥劑師及醫師共同組成。1992年本人發起成立全國性「靜脈暨腸道營養醫學會」藉以提升國內營養醫療水準並增進國際交流。營養學浩瀚廣闊,與人類健康及生命息息相關,只要用心投入,不管在哪個領域,都能為人類提供重要貢獻。陳維昭教授《
營養學與我.pdf》